微信扫一扫
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但很多人在使用手机时存在不良习惯。
不良习惯一
对象:医生
手机被细菌污染
研究人员发现,医生所使用的手机,94.5%都被某种细菌所污染。也就是说,在20部手机中,就有大约19部被污染。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微生物学家查尔斯·基尔巴博士也进行了类似的研究。基尔巴博士表示,他的研究也发现手机携带着各种细菌,其中一些细菌非常危险:“我们在多部手机上发现了‘超级病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踪迹。所以说,我们肯定会在上面发现许多细菌,尤其是翻盖手机,因为它们的表面不会变干。”
不良习惯二
对象:儿童
走路打手机分散注意力
尽管手机释放的辐射可能并不足以影响我们的大脑,但谈话本身或许会造成这种伤害。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研究人员特别研究了司机在用手机通话时的脑电波,结果发现即便是接听电话,司机驾车的专注程度出现“显著退化”。
司机或许并不是唯一面临与手机有关的车祸风险的人群。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儿童在过马路时用手机打电话,他们的注意力更容易被分散。研究人员表示:“手机对未成年行人人身安全的影响尤其令人担忧,因为10年前还被看作是新奇事物的手机,如今已成为美国儿童手中的常用工具。”初步研究表明,即便是成年行人,走路时打电话也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不过,成年人相比儿童更有可能避开伤害,一般情况下,成年人面对危急情况时更善于灵活应对。
不良习惯三
对象:神经
对手机有依赖产生“幻振”
实际上,很多手机用户均报告说感觉到手机振动,但当时的手机却处在“沉默”状态,简单地说,他们经历了一次“幻振”。纽约大学医学院神经心理学系主任威廉·巴尔表示:“如果经常使用手机,手机将不可避免地成为你的一部分。这就像是一天24小时穿着一双紧身袜,脱下来的时候,你仍觉得它们还留在脚上。也就是说,即使手机不在某个地方,你也会认为它在那。”
对手机的依赖可能将我们当中的一些人训练成“神经质”———手机明明纹丝未动,但他们却感觉到手机在振动。对于手机用户而言,拿出手机所能得到的一个“奖赏”就是阅读收到的短信,一次又一次获得奖励最终促使他们更加频繁地拿出手机。
不良习惯四
对象:手指
狂发短信伤拇指
随着对手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拇指自然而然地成为首当其冲的对象。由于疯狂地发短信,一些手机用户的拇指出现疼痛和水疱,被人们形象地称之为“黑莓拇指”。医学专家表示,疼痛的拇指可能代表了一种新现象,是对“现代烦恼”的一种合理解释。
美国物理疗法协会职业保健部理疗师玛戈特·米勒表示:“这是重复受压造成的损伤。由于过度使用,拇指根部出现疼痛、麻痹、不适等症状。”
昆山帮展示信息侵犯您的版权及其他合法权益,昆山新闻网均为转载其他网站信息或展现任何违反国家相关法律的内容,请联系昆山帮负者人(TEL:176-2526-6668,Mail:bang@toog.cn),我们会在24小时内审核处理。